4月6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负荷资源精准评估与柔性调控技术”科技攻关团队围绕负荷精准评估及调控技术开展研讨,持续推进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二期功能建设,推动负荷管理系统智能化迭代升级,为今年迎峰度夏电力可靠供应提供技术支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国网江苏电力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并网运行,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内率先上线新型负荷管理系统,牵头攻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效协同充换电关键技术及装备”,为江苏电网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助力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建设
3月31日,由国网江苏电力牵头申报的电力储能国际标准技术规范(IEC TS)63487《柔直并网海上风电场联合调试技术规范》标准提案获批立项。这是该公司牵头申报的首个海上风电技术领域IEC标准提案,将规定柔性直流并网海上风电场联合调试的条件、目的、流程、项目、方法和要求,为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电源并网及电量消纳提供标准化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海上风电资源丰富、不占用土地、适宜大规模开发等优势日益凸显。江苏省海岸线共954千米,海上风力资源丰富且受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较小,被国家确定为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目前,江苏风电并网装机容量2247万千瓦,较2012年增长11.6倍,其中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1183万千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江苏电力科学研究院系统及新能源技术中心主任贾勇勇介绍。
海上风电建设如火如荼,海上风电消纳及送出关键技术成为国网江苏电力科技攻关的重点工作。
2022年,国网江苏电力成立中远海风电并网技术研究柔性团队,针对海上风力资源的天然波动性、大规模海上风电接入易造成区域电网功率波动等问题持续开展攻关。该团队成功研发了考虑海上风电时空相关性的源网全局优化调度技术,建成全球最大的16兆瓦海上风机试验平台,实现了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的友好并网运行和电力全额消纳,助力江苏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源网荷储友好互动 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2022年,江苏电网有86天的日最大负荷超1亿千瓦。受极端天气、区外来电增长潜力有限等因素影响,加强源网荷储友好互动是保障电力可靠供应的重要方式。
针对这一需求,国网江苏电力攻克大规模源网荷储友好互动技术难题,建成国内首套大规模源网荷储友好互动系统,紧急情况下可实现百万千瓦级负荷资源的毫秒级响应,为江苏及长三角地区安全用电提供了保障。
2022年,国网江苏电力发挥在负荷管理方面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于4月份在公司系统内率先上线新型负荷管理系统,支撑有序用电业务场景下负荷精准控制和市场化模式下需求侧资源常态化互动调节,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新型负荷管理系统计算速度快、监测结果准,做到了需求响应执行计划一键生成、执行效果分钟级监测,实现了“数据一个源、业务一条线、供需互动一张图”,相关成果支撑了江苏2022年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电力保供工作。
高效充换电绿色出行更便捷
3月22日上午,在苏州姑苏区仁恒江湾雅园共享充电服务区,一位新能源汽车车主使用新能源汽车充电机器人系统给车充电。该系统仅需1台充电机器人即可服务50个车位充电,大幅提升了充电设施的利用效率。
截至2022年年底,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接近100万辆。随着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充电桩成为充换电网络的关键一环,支撑大规模人、车、运营商和电网的深度互动。但目前产业中存在着用户体验差、设备利用率低、车网互动不理想等情况,影响充换电网络整体运行效率。
“我们围绕信息安全流通、能量高效转化和价值精准传导3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攻关,于2021年开始牵头攻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效协同充换电技术及装备’。该项目预期可提升充电桩利用率30%以上,减少充电排队等待时间30%以上,更好满足用户绿色出行需求。”江苏电科院科研专班负责人袁晓冬介绍。
换电技术可以为新能源汽车快速补能,但由于不同车辆品牌、不同电池包之间不兼容,需要为各类车型单独建设适配换电站,因此该技术应用受到制约。为解决这一问题,国网江苏电力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建设高兼容性充换电站,并计划于今年5月试点应用。该站集成卡扣式、旋压式和螺栓式三种加解锁模组,能够解决不同车型换电机构不适配的问题,平均换电时间仅需90秒,比目前市场上的平均换电时间少一半。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32 华西兽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35 联系邮箱: 920 891 263@qq.com